2012年,金平区检察院各项检察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反贪立案侦查案件数比2011年增长33.3%,追赃总额比增53.1%、反渎立案侦查案件数比增250%、公诉和侦监审查的案件数分别比增19.4%和25.9%,“三打”工作、化解矛盾、服务基层的成果多次受到市、区的肯定和表扬,多个集体和个人立功受奖。2013年,金平区院将以业务建设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检察品牌意识,勇于创新各种工作机制,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工作开展,打造金平检察品牌。
第一,狠抓职务犯罪查处,打造反腐品牌。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渎职失职问题,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格查处,打造金平检察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反腐品牌。一是要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查办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加大对医疗保障、建筑、教育、破坏土地资源等关系民生行业领域的查处力度。二是要主动适应刑诉法修改带来的办案挑战,加强对线索的研判,更新办案模式,把办案重心向初查阶段前移,密切侦、捕诉的配合,推动案件查办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要构建侦防一体化,形成侦防合力,结合案件的查办,侦查部门与预防部门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共同开展预防分析及对策制定,以案件侦查带动预防调查,通过分析案情,撰写预防调查报告,对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的相关单位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预防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落实整改,不断提高查处和预防的效果。四是要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反腐尤其是微博反腐这一热点渠道,拓宽反腐工作面,设立“廉洁金平”的专门举报微博,收集反腐信息,接受群众举报,提高反腐实效性。
第二,树立法律监督权威,打造监督品牌。一是在监督思路上,要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及时掌握监督的信息和线索,争取对公安接报案信息的知情方面有进展,尤其在工作机制上争取建立与公安机关的案件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反馈机制;要继续强化院各部门的联系,增强监督合力;要完善听取辩护人意见的工作机制,掌握监督的信息、线索。二是在监督措施上,要突出监督重点,侦查监督要在对“另案处理”案件的监督和对审查逮捕案件的羁押必要性跟踪监督活动这两个重点环节上出亮点;公诉要在未成年案件起诉、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诉案件听证会上出亮点。三是在监督范围方面,不但要加强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更要加强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要以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实施为契机,解决案源匮乏的瓶颈问题,多立案;要以抗诉为中心,加强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力度,对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多提请抗诉;还要积极运用检察建议这一监督工具,监督纠正行政执法和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三,提高规范执法水平,打造质量品牌。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牢固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加强学习,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办案质量。一是加快案件管理科建设。调整充实力量,组建案管科,以强化自身监督为目标,以推进规范执法为重点,构建案件统一受理、执法动态监督、个案全面评查、结果综合运用的案件管理机制,实现对办案质量案前、案中、案后的全程监督管理。二是贯彻落实《检察机关执法规范(2013)》,规范案件办理流程。通过严格监控办案流程,严格受案审查、建立工作台账,规范案件流转,对办案期限及时预警,控制退补退侦,缩短办案周期,杜绝超期羁押和超时限办案。三是建立案件评查制度。把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作为促进办案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重点加大对立案后撤案、不批捕、不起诉、撤回起诉、判无罪案件和民事行政案件中提请抗诉后未获上级检察院支持的案件等案件的评查。
第四,畅通群众诉求通道,打造接访品牌。不断加强控申接待室软硬件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善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金平区院在全区各街道、各涉农街道的社区聘请的检察联络员和检察信息员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优势,将控申工作延伸至基层、至社区,切实掌握、化解涉检信访的苗头,增进社会稳定因素;借助上述站点、人员与基层的桥梁优势,宣传检察机关职能,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职务犯罪线索。要深入基层,多形式开展举报宣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如实举报、实名举报,努力提高线索的成案率,为自侦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第五,加大服务基层力度,打造惠民品牌。一是要运用刑事和解政策,不断创新刑事和解工作机制,完善执行刑事和解细则、措施、方式、流程、回访等制度,化解矛盾纠纷,提高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发挥派驻基层检察室的职能,了解民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把检察工作的触角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构建面对面交流机制,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法律监督服务,更加有效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每月安排固定时间深入社区,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解决的,立即进行答复、解决;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确保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群众的民生诉求,努力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建设服务型检察院。三是探索被害人救助制度,加强人文关怀。认真落实《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尝试采取经济救助、司法救助、协调救助、精神疏导等多种方式,针对个案情况,区别对待,实现救助方式的多元化,对刑事被害人、困难信访人进行有效的救助,尽最大可能化解社会矛盾,同时探索建立刑事救助长效机制,巩固救助效果。
第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打造保障品牌。一是要加强后勤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办公室要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入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做到大事优先、小事不烦,大事不误、小事不漏,向细节要质量、向严谨要成效。二是要提高经费保障,确保全院运行经费充足。计财科要积极向省院和省市区三级财政反映经费缺口,争取更多的经费追加和补助拨款;想方设法组织其他资金收入,促使公用经费保障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为开展各项检察业务,为提升干警的经济福利水平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调配资源,改善办公环境。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保障和日常办公用品保障,不断更新办案办公装备,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为金平区院干警的工作、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