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诗;
阳平,时;
阳上,是……”
10月11日晚,汕头市检察院七楼视频教室传出抑扬顿挫的潮汕话诵读声。一群人聚精会神望着三尺讲台,其中有戴着老花镜的老检察官,也有入职不久的年轻检察人员,他们都从全国各地来到汕头工作,原本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如今却像小学生一样,从“诗,时,是”开始,结结巴巴而又认认真真地学讲潮汕话。
咦,汕头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健出现在这群人当中,就连汕头市中级法院院长施适也应邀而来,端坐在大伙的前排位置。哈哈,法检“两长”齐齐来学潮汕话,这一场“潮语之约”真有点意思。
原来,这是汕头市检察院举办的特殊培训班——潮汕话培训班。讲台上,一位老师手持教鞭,指着黑板,一字一顿教着面前一群特殊学生讲潮汕话。
纳尼?检察院举办业务学习培训班经常有,怎么还来个潮汕话培训班?别急,小编在此先为您讲一个“段子”:
一个陕西籍公诉人有一次出庭起诉一个案件,刚开始宣读起诉书时,50多岁的被告人急忙用潮汕方言打断他:“对不起,我听不懂普通话,能不能用潮汕话讲?”这位公诉人只能用半生不熟的潮汕话宣读起诉书,休庭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比以往累了很多。过后,他在单位逢人便感慨地说:“地方方言就是群众语言,学不好潮汕话,出个庭都难啊!”
各位亲明白了吧?会讲地方方言是一种群众工作能力,也是检察人员履职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汕头市检察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五湖四海引进高素质人才,目前,在市检察院这个大家庭里的非潮汕籍检察人员近30名。为使这些“新汕头人”尽快学会潮汕话,融入潮汕本土,并且能采用群众语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更好履职和开展工作,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市检察院机关工会举办了潮汕话培训班,专门聘请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特级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伍卫华老师为大家授课。这在汕头市机关单位也是首创。
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次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它和粤语、客家话并称广东“三大语系”。潮汕话是潮汕人的母语,它既是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地方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音韵独特,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授课中,伍老师紧扣教材、善于引导,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肃认真,把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让大家先学会主动去讲。伍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与普通话比较,潮汕话有两个明显的发音特点:第一,一般情况下开口度不大,发音不前不后,基本元音没有明显的前、后之分(潮阳话例外)。第二,不少字词有“鼻化韵”现象(即带有鼻音),口语(白读)尤其明显。她还说:“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习潮汕话,做到随时、随地、随机学习。要有不怕出丑、不怕别人笑话的勇气,敢于开口、大胆表达。要以身边的潮汕人为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是啊,学习语言一定要多听多讲多用。课堂上,大家还进行分组学习讨论,每组都搭配一个本地人当“小老师”带读。大家认真钻研,互帮互学,热情高涨,不时还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小编绕了一圈,发现大家的教材上都标注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译音”,有的甚至连英语国际音标也用上了。
据悉,汕头市检察院潮汕话培训班计划学习时间为1年,分3个阶段,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阶段。通过培训,以期达到3个目标:
1.了解潮汕方言的语音、语汇、语法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为自学潮汕话奠定基础。
2.学习并积累常用的潮汕方言词汇,了解并初步掌握潮汕方言口语的表达习惯,为用潮汕话进行基本交流奠定基础。
3.通过基础训练,逐步实现能用潮汕话进行基本交流的目标。
当前,汕头市检察院外地籍检察人员已掀起学习潮汕话的热潮,大家见面都会先来一句潮汕话:“你好”、“食未”、“胶己人”,当本地来访者到控申等窗口部门时,也先来一句潮汕话进行问候。下来,市检察院机关工会还要编写“潮汕话一百句”,帮助外地籍检察人员熟悉掌握潮汕话日常短语,真正做到使用群众语言、做好群众工作。不少外地籍检察人员表示,通过“潮汕话”这一语言媒介,将更加深化干警之间、与本地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融合,进一步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筑牢城市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汕头创文工作大潮,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黄山路28号
电话:0754-88927500 传真:0754-88927711
Copyright © stjc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462号
粤ICP备19141064号